【一饭千金的原文及其翻译】“一饭千金”是一个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感恩图报、重情重义。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了韩信年轻时落魄,曾受一位老妇人一顿饭的恩惠,后来功成名就后以千金相赠,以示报恩。
一、原文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关“一饭千金”的原文如下:
>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母曰:‘吾必有以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韩信在城下钓鱼,许多妇女在河边漂洗衣服。有一位老妇人看到韩信饿了,就给他饭吃,连续几十天都如此。韩信非常高兴,对老妇人说:“我将来一定重重报答您。”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我只是可怜你这个王孙(指韩信出身贵族)才给你饭吃,哪里是希望你回报呢!”
后来韩信做了楚王,果然派人寻找那位老妇人,并以千金相赠。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 韩信在城下钓鱼,其他妇女在河边漂洗衣服。有一位老妇人看到韩信饥饿,就给他饭吃,连续几十天都如此。 |
信喜,谓母曰:“吾必有以报母。” | 韩信很高兴,对老妇人说:“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 |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 老妇人生气地说:“大丈夫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我只是可怜你这个王孙才给你饭吃,哪里是希望你回报呢!” |
三、总结
“一饭千金”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韩信的感恩之心,也反映了古人重情重义的价值观。故事中的老妇人不求回报,而韩信则铭记于心,最终以千金相赠,成为千古佳话。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故事主角 | 韩信、老妇人 |
成语含义 | 感恩图报,重情重义 |
故事核心 | 不求回报的善意与知恩图报的精神 |
文化意义 | 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情与道德的价值观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一饭千金”的来历,也从中学习到做人应怀有感恩之心,善待他人,方能赢得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