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殓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殓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被误写为“暴殄天物”。它的正确写法是“暴殄天物”,意思是浪费、糟蹋天赐的财物或资源。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珍惜自然资源、浪费食物或其他宝贵资源的行为。
一、
“暴殄天物”出自《尚书·汤诰》:“无始乱天下,暴殄天物。”其中,“暴”意为残害、糟蹋;“殄”意为灭绝、浪费;“天物”指的是自然界的产物或上天所赐之物。因此,“暴殄天物”形容的是对大自然和人类劳动成果的极大浪费和破坏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常用来指责那些浪费粮食、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等行为,强调节约与保护的重要性。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暴殄天物 | bào tiǎn tiān wù | 浪费、糟蹋天赐之物 | 《尚书·汤诰》 | 多用于批评浪费行为 | 浪费资源、挥霍无度 | 节约资源、爱惜万物 |
用法举例 | 他每天吃剩饭倒掉,真是暴殄天物。 | 用于描述浪费行为 | - | - | - | - |
三、延伸理解
“暴殄天物”不仅是对物质的浪费,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暴殄天物”现象,并倡导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减少浪费、合理使用资源,就是对“暴殄天物”的最好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