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汤赴火的意思是什么】“蹈汤赴火”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为了某种信念、目标或情感,毫不犹豫地面对极端危险甚至牺牲生命。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悲壮色彩,多用于描述忠诚、勇敢或执着的精神。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蹈汤赴火 |
拼音 | dǎo tāng fù huǒ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蹈汤赴火,死而不悔。” |
释义 | 比喻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坚定意志和牺牲精神,常用于文学或历史人物的描写中。 |
近义词 | 视死如归、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贪生怕死 |
二、成语背景与含义分析
“蹈汤赴火”字面意思是“踩着滚烫的水,跳进火里”。这里的“汤”指滚水,“火”指火焰,都是极为危险的环境。成语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极大危险时毫不退缩的态度。
这一成语常用于描写英雄人物、忠臣义士或为理想而献身的人。它不仅体现了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也蕴含了对信仰、责任或情感的极致追求。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历史人物描写 | “他明知前方是死路,仍毅然踏上征途,可谓蹈汤赴火。” |
文学作品 | “为了守护家园,战士们蹈汤赴火,毫无畏惧。” |
个人品质赞扬 | “他为了家庭,甘愿蹈汤赴火,令人敬佩。” |
四、总结
“蹈汤赴火”是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成语,强调的是人在面对巨大风险时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决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忠勇与牺牲精神。
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若想表达某人具有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使用“蹈汤赴火”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