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光高积云是什么意思】“蔽光高积云”是气象学中的一种云类型,属于高积云的一种。它在天气预报和气象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我们将从定义、特征、形成原因以及与其他云类的区别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
蔽光高积云是一种位于中高层大气中的云层,通常出现在2000米至7000米之间的高度。其特点是云体较厚,能够部分遮挡阳光,因此得名“蔽光”。这种云通常由水滴或冰晶组成,常见于冷暖空气交汇的区域,尤其是在锋面系统附近。
蔽光高积云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天气的变化,可能是不稳定天气的前兆。它的形态多样,包括波状、片状、鱼鳞状等,有时会与卷云、层积云等其他云类共同出现。
与普通高积云相比,蔽光高积云的厚度更大,遮光效果更明显,对地表的光照影响也更显著。了解蔽光高积云的特性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和应对可能的气候影响。
二、表格:蔽光高积云简要说明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蔽光高积云 |
英文名称 | Translucidus Altostratus / High Cumulus with Obstructive Light |
所属云族 | 高积云(Altostratus 或 Cumulus) |
云高范围 | 约2000米至7000米 |
云体特征 | 较厚,能部分遮挡阳光,呈片状、波状或鱼鳞状 |
成因 | 冷暖空气交汇、锋面系统活动、湿空气上升冷却凝结 |
天气意义 | 可能预示天气变化,如降雨或降温 |
与普通高积云区别 | 更厚、遮光性更强、对光照影响更大 |
常见天气系统 | 锋面、低压系统、季风边缘 |
观测意义 | 对航空、农业、气象预报有参考价值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蔽光高积云”并非一种独立的云种,而是高积云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遮光能力而得名。了解这类云的特征和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天气趋势和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