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的意思是什么】“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之间、阴阳两界,也用来比喻人死后的世界。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指寻找爱人的踪迹,无论是在天上的碧落,还是地下的黄泉,都找不到她的身影。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碧落黄泉 |
拼音 | bì luò huáng quán |
出处 | 白居易《长恨歌》 |
含义 | 原指天上和地下,后多指生死两界或极远的地方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极致的思念或无法到达的地方 |
近义词 | 阴阳两隔、生死相隔 |
反义词 | 相见如故、近在咫尺 |
二、详细解释
“碧落”指的是天空、苍穹,古代认为天是青色的,故称“碧落”;“黄泉”则是指地下的幽冥世界,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黄泉,即阴间。
因此,“碧落黄泉”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情感象征。它常常出现在诗词中,表达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或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
例如,在古诗中,“碧落黄泉”可以用来形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也可以表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使用示例
1. 情感表达
“他为了寻找她,走遍了碧落黄泉,却始终未能再见一面。”
2. 文学意境
“诗人以‘碧落黄泉’描绘出一幅生死相隔的画面,令人动容。”
3. 哲理思考
“人生如梦,或许我们终将归于碧落黄泉,唯有记忆永存。”
四、总结
“碧落黄泉”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成语,既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死、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常见于古典文学,也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极致情感的重要词汇之一。
通过了解它的出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