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什么】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纠治“四风”问题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所谓“四风”,指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些不良风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加以整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决策部署,各级党组织不断深化纠治“四风”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下是对当前“四风”问题的重点纠治方向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直观呈现。
一、重点纠治
1. 形式主义
主要表现为重形式轻实效、脱离实际、弄虚作假等行为。如会议多、文件多、检查评比多,但实际成效不明显;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集中精力抓落实。
2. 官僚主义
表现为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推诿扯皮、懒政怠政等问题。一些干部对群众诉求漠不关心,缺乏服务意识,导致群众办事难、反映问题难。
3. 享乐主义
指的是追求物质享受、沉迷于安逸生活、缺乏奋斗精神。部分干部存在“不想干事、不愿担当”的思想,工作动力不足,影响事业发展。
4. 奢靡之风
包括铺张浪费、大吃大喝、公款旅游等行为。一些单位和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使用公款,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二、重点纠治领域与表现形式对照表
纠治类型 | 具体表现 | 典型案例 |
形式主义 | 会议多、文件多、检查评比多,但落实不到位 | 某地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同一项任务,但实际推进缓慢 |
官僚主义 | 对群众诉求不回应、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 某单位工作人员对群众投诉置之不理,造成不良影响 |
享乐主义 | 工作消极、不思进取、沉迷享乐 | 某干部长期不上班,被查出存在旷工行为 |
奢靡之风 | 违规接待、公款吃喝、超标准接待 | 某部门违规组织公款旅游,被通报批评 |
三、纠治措施与成效
为有效遏制“四风”问题,各地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 强化监督问责: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对“四风”问题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
- 完善制度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 注重群众参与: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通过持续努力,近年来“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结语
深化纠治“四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只有不断巩固和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