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的意思】“锋芒毕露”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才能、锐气或个性非常突出,容易显露出来。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表现自己时过于张扬,显得不够含蓄或低调。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锋芒毕露 |
拼音 | fēng máng bì l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行也,不为利动,不为名牵。若夫锋芒毕露,则未免于轻躁矣。” |
释义 | 原指刀剑的尖刃和光芒都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锐气、个性等显露无遗,过于外露。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过于张扬、显露,缺乏谦逊。 |
近义词 | 锋芒太露、出类拔萃、崭露头角 |
反义词 | 藏锋守拙、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一个新员工刚入职就频繁发表意见,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被同事认为是“锋芒毕露”。
2. 学术领域:某学者在学术会议上高调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被认为“锋芒毕露”,引起同行不满。
3. 人际关系:一个人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让人觉得他“锋芒毕露”。
三、注意事项
- “锋芒毕露”虽然可以表示才华出众,但通常带有负面色彩,强调的是“过于显露”。
-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于褒义,比如形容一个人敢于表达自我,有自信。
- 使用时需结合语境,避免误用。
四、总结
“锋芒毕露”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个性或才能过于外露,容易引起他人反感。在日常生活中,适度的展现自我是必要的,但过度张扬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表达与行为上,保持一定的含蓄与分寸,往往更有利于人际交往与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