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谁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古语,常被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而不去做。这句话虽然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引用,但其出处却常常被误认为是《三国演义》,而非《三国志》。
一、
“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中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它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行为选择的重要性,尤其在细微之处更需谨慎。
尽管《三国志》是正史,记载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一说法并非直接出现在《三国志》原文中,而是后人根据刘备的遗诏内容提炼出的名言。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勿以恶小而为之出自《三国志》谁说的 |
出处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
原文出处 | 刘备临终前对刘禅的遗诏 |
原话是否完整出现 | 否(为后人提炼总结) |
原话内容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谁说的 | 刘备(托孤于刘禅时所说) |
《三国志》作者 | 陈寿 |
《三国演义》是否提及 | 是(罗贯中在小说中引用) |
现代使用情况 | 广泛用于教育、劝诫等场合 |
三、延伸说明
“勿以恶小而为之”最早见于《三国志》的记载,但具体原话并未完整保留,而是后人根据刘备的遗训整理而来。因此,这句话虽常与《三国志》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更多是后世对历史人物思想的提炼与传播。
此外,这句话也常被引用在家庭教育、个人修养以及管理学等领域,强调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它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品行往往是在日常的小事中逐渐养成的,不可轻视任何微小的行为。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源于《三国志》,但其表达形式和广泛传播则得益于后人的总结与传承。了解其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句经典名言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