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高血压”这个疾病并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高血压其实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其中一种就是“下舒张压高”。那么,什么是“下舒张压高”?它又有哪些常见的原因呢?
所谓“下舒张压高”,指的是血压中的舒张压数值偏高。正常人的血压范围通常为:收缩压(上压)在90-12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下压)在60-80毫米汞柱之间。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长期超过90毫米汞柱,就可能被诊断为“下舒张压高”。
一、下舒张压高的常见原因
1. 血管弹性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会逐渐失去弹性,变得僵硬。这种变化会导致心脏在舒张期(即心脏放松时)无法有效排空血液,从而造成舒张压升高。
2.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引发下舒张压升高。尤其是高盐摄入,容易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管压力。
3. 精神压力大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进而使舒张压升高。
4. 肥胖
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之一。脂肪组织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影响血管功能,同时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舒张压上升。
5. 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下舒张压高的情况。这与基因遗传有关,也可能是家族中相似的生活方式所致。
6. 肾脏疾病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当肾脏功能受损时,体内的钠水代谢失衡,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
7. 内分泌紊乱
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起下舒张压升高。
二、下舒张压高的危害
虽然很多人认为只要收缩压高才是问题,但实际上,舒张压高同样具有很大的健康风险。长期舒张压过高,容易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肌肥厚、心力衰竭;还可能损伤脑血管,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三、如何应对下舒张压高
1. 调整生活方式
减少盐分摄入,多吃富含钾、镁的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2.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血压。
3. 减轻压力
学会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
4. 定期监测血压
建议有高血压家族史或相关症状的人群,定期测量血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5. 必要时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仍无法控制舒张压,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
结语
下舒张压高虽然不像收缩压那样被广泛关注,但它同样是高血压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容忽视。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预防和干预,是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舒张压偏高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评估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