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寡廉鲜耻的意思】“寡廉鲜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缺乏廉耻心,不知羞耻,行为不端。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道德低下、不顾社会公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避免对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冒犯。
一、词语解析
- 词性:形容词
- 结构:联合式
- 出处: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饰容而以淫乐,其民多淫,而少廉耻。”后演变为“寡廉鲜耻”。
- 近义词:无耻之徒、不知羞耻、恬不知耻
- 反义词:知书达理、有礼有节、廉洁奉公
二、词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寡廉鲜耻 |
拼音 | guǎ lián xiān chǐ |
释义 | 缺乏廉耻心,不知羞耻,行为不端 |
用法 | 形容人道德低下,行为不检点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 |
近义词 | 无耻之徒、恬不知耻 |
反义词 | 廉洁奉公、知书达理 |
使用场景 | 批评或指责他人的道德行为 |
三、使用建议
“寡廉鲜耻”虽然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但在实际使用中应谨慎。它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若随意使用,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或误解。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与他人交流时,建议选择更为委婉的表达方式,如“行为不端”、“缺乏道德感”等。
四、例句参考
1. 他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真是寡廉鲜耻。
2. 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简直是寡廉鲜耻之徒。
3. 我们要教育下一代,不要成为寡廉鲜耻的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寡廉鲜耻”不仅是一个具有明确含义的成语,更是一种对道德底线的警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时刻自省,保持良好的品德修养,远离这种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