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断交的意思】“割席断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典故,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理念、立场或行为上的严重分歧而彻底断绝关系。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某种行为的否定,也体现了个人在道德或原则上的坚定立场。
一、成语解释
出处:
“割席断交”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德行》。故事讲的是管宁和华歆原本是好朋友,但后来因为价值观不同,管宁为了表明自己与华歆不再同流合污,便割断了两人共坐的草席,表示与他断绝交往。
释义:
指因志趣、立场不同,而断绝朋友关系,不再往来。
引申义:
比喻在原则问题上决裂,不与有不良行为或违背道义的人为伍。
二、核心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世说新语·德行》中管宁与华歆的故事 |
基本含义 | 因理念或行为不合,彻底断绝关系 |
引申意义 | 表示坚持原则、拒绝同流合污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朋友、同事或合作关系破裂 |
情感色彩 | 带有贬义或中性,视语境而定 |
三、使用示例
1. 他因贪污受贿被查,我们只好割席断交。
——说明因对方违法乱纪而选择远离。
2. 他们两人虽然曾是挚友,但因理念不合,最终割席断交。
——强调思想分歧导致关系终结。
四、与相近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割席断交”的区别 |
割袍断义 | 指兄弟情谊破裂 | 更侧重于亲情或友情的断裂 |
形同陌路 | 彼此陌生,互不相识 | 强调关系疏远,而非主动断绝 |
翻脸不认人 | 忘恩负义,背信弃义 | 带有更强的负面情绪色彩 |
五、总结
“割席断交”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它反映了一个人在面对道德、立场或价值冲突时的选择——宁愿放弃旧有关系,也要维护自己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行为虽显决绝,但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必要的自我保护与立场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