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甘共苦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同甘共苦”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顺境中共享欢乐,在逆境中共同承担困难。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一、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同甘共苦 |
| 拼音 | tóng gān gòng kǔ |
| 释义 | 在顺境中一起享受快乐,在逆境中一起承受苦难。形容关系密切、互相扶持。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朋友、夫妻、同事或团队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协作精神。 |
| 近义词 |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风雨同舟 |
| 反义词 | 各自为政、分道扬镳、背信弃义 |
二、出处说明
“同甘共苦”最早见于中国古代的典籍,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但其思想来源于古代儒家文化中关于“仁爱”与“共情”的理念。
常见引用来源:
1. 《左传》
虽未直接出现“同甘共苦”,但书中多次提到“同舟共济”,与“同甘共苦”有相似的内涵。
2. 《论语》
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和谐与共处,这也为“同甘共苦”的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
3. 《史记·项羽本纪》
记载了项羽与部下共患难的故事,体现了“同甘共苦”的精神。
4. 现代文献
在近代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同甘共苦”被广泛使用,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均有类似表达。
三、实际应用举例
- 家庭中:夫妻之间在生活上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
- 职场中:团队成员在项目成功时分享喜悦,在遇到挫折时一起努力解决。
- 友情中:朋友之间在顺境中互相关心,在逆境中不离不弃。
四、结语
“同甘共苦”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它强调的是责任、信任与情感的深度连接。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拥有“同甘共苦”的精神,都能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韧和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