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说文言文翻译】《鸟说》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篇寓言式散文,通过描写一只被囚禁的鸟儿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命运以及人性的深刻思考。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和哲理色彩。
一、原文节选:
> “余尝游于山中,见一鸟,其羽色斑斓,鸣声清越,然困于笼中,不得飞。余怜之,问曰:‘汝何以至此?’鸟曰:‘吾本山林之鸟,性喜自由。今为人为我所困,虽有双翼,不能展也。’”
二、现代文翻译:
我曾经在山中游玩,看见一只鸟,它的羽毛颜色鲜艳,鸣叫声清脆悦耳,但它却被关在一个笼子里,无法飞翔。我很同情它,便问它:“你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鸟回答说:“我原本是山林中的鸟,天性喜欢自由。如今被人关起来,虽然有翅膀,却无法展开。”
三、
《鸟说》通过一只被囚禁的鸟的视角,揭示了自由与束缚之间的矛盾。文章表面上写的是鸟的命运,实际上暗喻了人类社会中个体被制度、权力或欲望所限制的现象。作者借鸟之口,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压抑的不满。
四、文言文与现代文对照表:
文言文 | 现代文翻译 |
余尝游于山中 | 我曾经在山中游玩 |
见一鸟 | 看见一只鸟 |
其羽色斑斓 | 它的羽毛颜色鲜艳 |
鸣声清越 | 鸣叫声清脆悦耳 |
然困于笼中 | 但被关在笼子里 |
不得飞 | 无法飞翔 |
余怜之 | 我很同情它 |
问曰:‘汝何以至此?’ | 问它:“你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
鸟曰:‘吾本山林之鸟 | 鸟回答说:“我原本是山林中的鸟 |
性喜自由 | 天性喜欢自由 |
今为人为我所困 | 如今被人关起来 |
虽有双翼,不能展也。’ | 虽然有翅膀,却无法展开。” |
五、文章意义与启示:
《鸟说》虽短,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思的寓言。通过鸟的遭遇,作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现实社会中人们被各种“笼子”所困的批判。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自由,警惕被外界的规则和欲望所束缚。
六、结语:
《鸟说》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成为中国古代寓言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读此文,令人深思,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