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称高水平的特定抗体可能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人体免疫系统对一种名为 LL-37 的蛋白质的反应可能会增加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风险,但这种反应也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潜在目标。这些发现来自雪松西奈斯密特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任何涉及心脏血流阻塞的病症,例如心脏病发作。
研究人员此前曾报告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免疫系统似乎对 LL-37 有反应。其他研究报告称,LL-37 可触发免疫反应,在牛皮癣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作用。
这使得研究人员假设,LL-37 可能导致免疫反应,从而增加炎症并导致血管收紧。
在这项发表于《JACC:基础到转化科学》的新研究中,研究小组报告称,LL-37 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与血小板结合并激活血小板。这些被激活的血小板会形成血凝块,并限制血液流动。
“正常情况下应该处于静止状态的血小板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变得活跃,即使在心脏病发作后它们仍保持活跃,”Smidt 心脏研究所心脏病学系研究副教授、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 Paul Dimayuga 博士说。“我们的数据表明,抗 LL-37 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增加了血小板的活化作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